AI 入门与掌握 Roadmap
第一阶段:基础知识铺垫(1-2 个月)
- 数学基础
- 线性代数(矩阵、向量、特征值分解)
- 概率统计(贝叶斯定理、期望、方差、概率分布)
- 微积分(偏导数、梯度、链式法则)
- 编程基础
- Python(NumPy, Pandas, Matplotlib, Scikit-learn)
- Golang(如需在 AI 工程中用 Go,可关注 gorgonia)
- 版本控制(Git)
- 机器学习基本概念
- 监督学习 vs. 无监督学习
- 过拟合与正则化
- 交叉验证
- 评价指标(准确率、召回率、F1-score)
第二阶段:机器学习(2-3 个月)
- 机器学习算法
- 线性回归、逻辑回归
- 决策树、随机森林
- SVM、KNN、K-means
- 朴素贝叶斯
- 神经网络基础
- 实践
- 使用 Scikit-learn 训练基本模型
- Kaggle/天池等平台做小型竞赛
- 实现一个简单的推荐系统或分类器
第三阶段:深度学习(3-4 个月)
- 深度学习框架
- PyTorch 或 TensorFlow
- Keras(对 TensorFlow 的封装)
- 神经网络
- MLP(多层感知机)
- CNN(卷积神经网络)
- RNN/LSTM(循环神经网络)
- 优化与训练技巧
- 反向传播
- 激活函数(ReLU, Sigmoid, Tanh)
- Batch Normalization
- Dropout
- 实践
- MNIST 手写数字分类
- 目标检测(YOLO, Faster R-CNN)
- 文本分类(IMDB 数据集)
第四阶段:高级方向(3-6 个月,根据兴趣选择)
- 计算机视觉
- 目标检测、分割、GAN(生成对抗网络)
- OpenCV、Detectron2、MMDetection
- 真实场景应用(人脸识别、自动驾驶等)
- 自然语言处理(NLP)
- 词嵌入(Word2Vec, FastText, BERT)
- Transformer, GPT
- 实践:情感分析、机器翻译、聊天机器人
- 强化学习
- Q-learning, DQN, PPO
- Gym 仿真环境
- AlphaGo, 自主决策系统
- AI 工程化
- AI 模型部署(Flask, FastAPI, TensorFlow Serving)
- ONNX, TFLite, NVIDIA TensorRT
- AI for Edge Computing
第五阶段:深入研究与优化
- 阅读经典论文
- AlexNet, VGG, ResNet, Transformer
- BERT, GPT-3, Stable Diffusion
- NeRF, Diffusion Models
- 开源贡献
- 贡献代码到 PyTorch, TensorFlow
- 参与 Kaggle 高级比赛
- 参加 NeurIPS, CVPR, ICML 会议
- 项目实战
- 实现自己的 AI 应用,如智能客服、AI 画图
- 在生产环境部署 AI 模型
- 结合 Golang 进行 AI 工程(如 AI 推理、边缘计算)
补充资源
- 书籍:
- 《Deep Learning》(Ian Goodfellow)
- 《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》(Christopher M. Bishop)
- 《Hands-On Machine Learning with Scikit-Learn, Keras, and TensorFlow》(Aurélien Géron)
- 课程:
- 斯坦福 CS229(机器学习)
- 斯坦福 CS231n(计算机视觉)
- Coursera《Deep Learning Specialization》(Andrew Ng)
- 博客与论文:
- Papers with Code
- ArXiv(最新 AI 论文)
- fast.ai(入门深度学习)
这个路线图适用于希望从零开始,并在 6-12 个月内具备 AI 研究或开发能力的开发人员。